主動脈夾層(aortic dissection)指主動脈腔內的血液通過內膜的破口進入主動脈壁斷裂的中層而形成夾層血腫,隨血流壓力的驅動,逐漸在主動脈中層內擴展,導致主動脈壁中層分離形成真、假腔,假腔血流可穿透外膜造成主動脈破裂或破回主動脈內膜回流至真腔。典型的主動脈夾層表現為真假腔之間出現內膜片。急性主動脈夾層是指夾層發生于2周內的患者,2周-6周為亞急性,大于6周為慢性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夾層以男性多見,男性與女性患病率之比為(2-5)∶1。發生率最高的年齡段是50-60歲。年齡<40歲的主動脈夾層患者,多為馬方綜合征患者,偶爾也可為先天性主動脈縮窄或主動脈瓣狹窄患者,這類患者大多為近端主動脈夾層。年齡大的主動脈夾層患者80%以上合并高血壓,年齡在50—55歲者,常見為近端主動脈夾層。年齡在60-70歲的患者,大多為遠端主動脈夾層。此外,主動脈夾層的發生率與種族也有一定關系,黑種人中主動脈夾層的發生率高于白種人和黃種人,這與黑種人中高血壓發生率高有關。
主動脈疾病引起的死亡中,夾層是首因。夾層引起主動脈破裂的發生率是所有腹主動脈破裂的2—3倍,在突然死亡的人群中,死因為主動脈夾層者占4%左右。
導致主動脈夾層的原因包括遺傳性、先天性因素、特發性主動脈中層退變、高血壓、懷孕、損傷、動脈硬化、炎癥反應、吸毒等。其中,遺傳性、先天性、特發性主動脈中層退變、高血壓為最常見。值得注意的是,醫源性、吸毒所導致的主動脈夾層發生率近年來有逐漸升高的趨勢。
1、保守治療
對于急性夾層的患者,首先應進行相應的保守治療:控制血壓,控制疼痛。通常需要應用強有力的藥物,如降壓的烏拉地爾,鎮痛的嗎啡等。而對于情況危急的患者,往往需要急診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進行急診搶救手術。
2、手術及介入治療
患者一般情況適當穩定后,治療方式的選擇主要根據夾層的類型而定。就目前的治療現狀而言,對于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以微創腔內治療為主。手術適應癥包括:夾層持續擴大,表現為主動脈夾層直徑快速增大、范圍迅速增加、胸腔出血、疼痛無法控制;或是主動脈的主要分支,如腸系膜上動脈、腎動脈缺血等,均需要急診外科手術治療。
A 型主動脈夾層預后極差,不手術,一般短期內可能死亡。因為升主動脈位于心包腔內,夾層發生后,即使未破裂,也常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血性積液滲入心包腔造成心包填塞;累及冠狀動脈,常是右冠,會造成急性心梗;主動脈瓣結構撕裂后,會造成急性主動脈瓣返流,引起急性左心衰;如果游離破裂,死亡會在分秒內降臨,因為血流沖擊的原因,發生夾層后的升主動脈是相當容易破裂的。所以,積極完善外科術前準備后最好盡快實施外科手術。
主動脈夾層的預防保健需注意以下幾方面:
1、飲食注意事項 患者應多攝取水分,多吃堅果、谷類等有益的食物,避免咖啡、汽水、香煙等刺激食物;多吃燕麥可改善神經的總體狀況;飲用藥草茶可止痛,一杯沸水沖2茶匙貫葉連翹,浸泡10分鐘,每日喝3次。
2、保健措施 一般提倡中老年人參加步行、慢跑、游泳、騎車、登樓、登山、球類、健身操、太極拳等有氧代謝運動,不提倡舉重、角斗、百米賽等無氧代謝運動;運動時需堅持三個原則:有恒、有序、有度,即長期規律、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地適度運動。
本文二維碼
相關閱讀
- 暫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