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消化系統常見惡性腫瘤之一,胰腺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接近,預后差。近年來,我國胰腺癌的發病率在迅速上升,大城市尤為顯著。
胰腺癌的發病率具有明顯的地區差異,其發病率在發展中國家居第13-15位,在發達國家居第8-11位,發達國家的發病率是發展中國家的5-7倍。我國缺乏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資料,基于人口抽樣調查計算顯示,我國胰腺癌病死率為1.3/10萬,胰腺癌病死率東北和華東地區高于華北、華中、華南、西北和西南地區,城市高于農村2-4倍。
胰腺癌的發病率隨國家或地區工業化程度的提高和發達程度而增加。胰腺癌以老年患者多見,60-80歲患者占病例總數的80%,平均年齡為63歲,40歲以下患者非常少見,建議將40歲以上年齡列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男女發病比例為1.51:1。一定的職業環境暴露因素可促使基因突變,加快或促進胰腺癌的發生,目前,對胰腺癌的基因和分子水平有許多新的認識,可以概括為:⑴癌基因的激活,包括K-ras基因、C-erbB-2等;⑵抑癌基因的失活,包括p53、p16、DPC4等;⑶生長因子的過度表達和信號轉導途徑異常,包括EGF、TGF-β、TGF-α等。
胰腺癌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其發生和發展是一個多病因、多步驟的復雜過程,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因素引起體內組織結構代謝和基因表達的異常,其中后者是腫瘤發生和發展的核心;胰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很多,但只有吸煙與胰腺癌有關已被證實。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NCI)指出胰腺癌危險因素為:①年齡:60歲以上;②吸煙:發病率增高2-3倍;③糖尿病史;④男性;⑤非洲裔美國人;⑥家族史;⑦慢性胰腺炎。
臨床表現:(一)癥狀:上腹痛和上腹部不適、體重減輕、消化道癥狀、精神癥狀;(二)主要體征:黃疸、腹部包塊、膽囊腫大、肝大、胸腹水等。
一、胰腺癌外科治療:
(一)胰腺癌的根治性手術:80%-85%的患者診斷時就已發生局部或全身的廣泛轉移而無法做根治性手術,目前根治性手術是胰腺癌治療的最佳治療方法。
(二) 姑息性手術:針對無法完成胰腺癌的根治性手術的病人,主要是解除膽道,胃十二指腸及胰管梗阻,緩解疼痛,獲取病理等。
二、化療:轉移性胰腺癌的主要治療,吉西他濱(gemcitabine)于1966年經FDA批準成為首個一線抗進展期胰腺癌藥物,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三、放射治療: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放療技術也發展迅速,集中體現在靶區定位準確性提高,劑量計算方法更加精確,其療效肯定,治療的副作用明顯下降,更加安全。
四、其他治療及輔助治療:營養支持治療、中醫藥治療、局部微創治療、生物治療、基因治療、激素治療、鎮痛治療、內鏡治療。
在胰腺癌發病機制仍不清楚的前提下,做好腫瘤二級防控,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目前最切實有效方法。對高危人群,提倡進行定期的隨訪和查體,目前增強CT薄層掃描檢查和基因檢測,可以幫助早期診斷。
本文二維碼
相關閱讀
- 暫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