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第一人”:在家透析20年,無菌很重要!
什么?在家也可以做透析!
你沒聽錯,
在新疆,
有人堅持了20年,
而成了新疆腹膜透析“第一人”。
3月11日,疫情剛剛過去,紀秋生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腎病科室,取號、排隊、做常規檢查、開藥,這一套流程他已“門兒清”,因為,他是該科室的老病友了——堅持腹膜透析20年,這一紀錄在新疆沒有,西北地區也很少,堪稱“新疆腹透第一人”。
迎新會上為紀秋生慶?!案雇?0年生日”
在他腹膜透析第20個年頭的日子里,腎病科室的醫務人員召集五六十名腎友一起為他開了一個生日派對,還精心準備了一份“生日禮物”——便攜式消毒倉,這樣,他外出做腹透時也不怕感染了。
在現場的祝福聲中,53歲的患者紀秋生吹熄了插著“20”的生日蠟燭,這個數字不僅是他堅持腹膜透析的時間,也是他與腎病科副主任姜鴻交往的年份。
會上,作為新疆腹膜透析“第一人”,紀秋生向病友們分享了自己的腹膜透析心得——在家透析,無菌很重要。
泡沫尿沒及時治,5年后變尿毒癥
紀秋生曾是一名貨車司機,常年奔波在路上,上廁所是件麻煩事,他便盡量少喝水,有尿也一直憋著。
1995年,他28歲,一天朋友聚會,小便時他發現自己的尿像泡沫一樣,以為是剛喝了啤酒的緣故,就沒當回事。
沒成想,一周后,他開始感覺乏力、嗜睡,臉腫了三天,隨后被醫院確診為慢性腎炎。
腎友做經驗分享
由于身體一向很好,以為只是普通的炎癥,吃點藥打個針也就會好,他沒把這當回事。
可事實并不像他想得那么簡單——腎臟就像人體的“過濾器”,它將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濾出,形成尿液排出體外。另外它還會產生腎上腺素、促紅細胞生成素等活性物質,參與調控血壓、骨髓造血等。
腎臟一旦出了問題,這些毒素和水份就會堆積在體內,時間久了,不僅會對腎臟造成損害,還會導致高血壓、心力衰竭、腎性骨病等并發癥,發展到后期就成了尿毒癥,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隨著對疾病的了解,紀秋生對自己的身體越來越擔心,聽信傳言,他慕名去了外地的一家私人診所,不成想,花了一堆錢不說,身體反而越治越差,以為這病治不好,一年后,他索性放棄了治療。
就這樣過了4年,一天,他突然栽倒在地,不省人事。
被緊急送到了自治區人民醫院,檢查出他的血色素降到了5克,肌酐值達2500,是正常人的25倍,95%的腎臟壞死了,被確診為慢性腎功能衰竭,俗稱尿毒癥。
腎病科副主任姜鴻
20年里,他經歷了大大小小5次手術
如今的腎病科副主任姜鴻,當年還是住院醫師,恰好擔任了紀秋生的主管醫生。
“慢性腎功能衰竭并非不治之癥,70%-80%的尿毒癥患者都會選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來替代腎臟,這是尿毒癥患者長期生存的有效療法?!笨吹郊o秋生每天不配合治療,郁郁寡歡的樣子,姜鴻有空就去開導他。
對于尿毒癥患者,當時首選就是血液透析,需每周往返醫院透析2-3次,每次4-5小時,若要長期治療他們就無法正常工作,也就失去了經濟來源。
為解決這一問題,姜鴻為紀秋生介紹了醫院當年剛引進的腹膜透析技術,這種技術能治療工作兩不誤,而且治療費用也低。
腹膜透析只需手術在腹腔內置入一根透析管,利用腹膜作為透析膜,將灌入體內的透析液與腹膜另一側毛細血管內的血漿成分進行溶質和水分的交換,清除體內潴留的代謝物及過多的水分。
病人只需根據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嚴格按照消毒程序、無菌操作,每天1-4次,每次在家透析半小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紀秋生的身體慢慢得到改善,又看到姜鴻處處為自己著想,他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沒成想,他這一堅持就是20年。
腎友在才藝表演
“他已打破了全疆紀錄,而且在西北地區也沒幾例?!痹谶@次腎友會上,姜鴻笑著扭過頭,拍拍紀秋生的肩膀,“你一定要堅持下去呀,不斷創造奇跡?!?/p>
在20年里,紀秋生的腹膜透析也并非一帆風順。
最大的一次考驗,發生在2014年,當時的一場車禍撞斷了他的胯骨,而接下來的關節置換術,對他這樣的尿毒癥患者不啻為一場生死考驗。
“因為尿毒癥患者的血管鈣化,凝血功能不好,最擔心就是術中大出血,他們的手術風險很高?!苯櫿f,即使手術成功,術后還有傷口愈合不上的風險,很多外科對收治的尿毒癥患者,一般采用保守治療。
當時,若不進行手術,紀秋生很可能會癱在床上,他身體的代謝會更慢,“幾乎活不到現在?!?/p>
為了保證手術成功,姜鴻把手術中遇到的問題與現任骨科脊柱二病區主任的王浩多次溝通,與此同時,作為手術的輔助科室——腎病科也做了萬全準備。
姜鴻送紀秋生一份特殊的禮物——便攜式消毒艙
“慶幸地是,手術中紀秋生各項指標一直很平穩,直到他回到病房,我的心才放下?!被叵肫甬斈晔中g時的情景,姜鴻的眼眶還會微微泛紅,盡管前期的所有準備并沒派上用場,但她依然很欣慰。
20年里,大大小小的手術,紀秋生共經歷了5次,除了胯骨置換,還有2次腹透置管、1次膽結石手術和1次甲狀旁腺手術,所有的這些都離不開姜鴻的“保駕”。
出遠門,對他們來說是個“大工程”
現在,做透析已經成了紀秋生的日常,“習慣了,到時間了就去準備,像吃飯一樣?!?/p>
時常,在腎病科舉辦的腎友會上,他都會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病友:
透析一定要做到無菌,前半小時把房間打掃干凈,用消毒水或消毒燈殺毒;戴口罩進行換液操作。
嚴格的操作是為了避免腹膜感染,一旦感染發炎,就要及時治療,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尿毒癥患者還要注意不能感冒,感冒一次病情會加重一次,心臟、胃、腸道等都要受損。
另外,營養也很重要,由于尿毒癥患者的腎臟功能較弱,每天既要保證身體所需的熱量、蛋白質及維生素等,還要控制鹽、水、鉀、磷、高脂肪及高膽固醇的攝入。
每天一個雞蛋是他們的“剛需”,無論是每周3次的血液透析,還是每天4次的腹膜透析,都會消耗掉一個雞蛋的能量。
腎友會上,腎病科副主任姜鴻做科普宣教
2016年,紀秋生退休了,每天出門鍛煉散心,日子過得輕松愜意,由于每天要腹膜透析,這樣的日子也只能在家享受,對他來說,出遠門就是個“大工程”。
目前,因透析耗材無法實現異地報銷,外出前,他要先將10天內所需的百八十公斤的透析液,先通過物流發到目的地。20年里,唯一的一次外出,是去深圳參加外甥女的婚禮。
“若在異地購買透析液也能醫保報銷,那就太方便了?!奔o秋生道出了眾多尿毒癥患者的心聲。
如何幫助尿毒癥患者“減負”,也是姜鴻一直想辦法解決的問題,只要有適宜的新技術她都會積極引進。
三個月前,腎病科專門邀請了內地專家,來解決新疆血透患者疑難通路,紀秋生在姜鴻醫生的勸說下也借此機會做了血管內瘺術,即動靜脈吻合術,“這是目前理想的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被稱為尿毒癥患者的‘生命線’?!?/p>
腎病科醫護人員與腎友們
因為隨著透析時間的增加,尿毒癥患者的血管因鈣化變窄、阻塞等并發癥,不少患者血管通路出現了問題,無法滿足透析時所需每分鐘200毫升左右的血流量。
為解決這個問題,將動脈和靜脈連接起來,就可以通過靜脈做血液透析了,但在人體內,只有雙側上臂、下肢大血管、左右頸內的血管能滿足這條件。
這樣不但解決了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對血管造成的損傷,同時也解決了紀秋生這種腹膜透析患者出行的難題。
“這樣,我下次出門前,在醫院做一次血透,坐火車也不影響,等到了目的地就能接著做腹透了?!奔o秋生笑著說。
回想起自己剛剛生病時的情形,紀秋生的聲音突然變得低沉:“假如20多年前我能盡早規范治療,也會少透析甚至就不用透析了?!?/p>
本文二維碼
相關閱讀
- 暫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