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笨得像企鵝”的防護裝備,她首進病區執行任務
到達武漢一周了,對于一名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了12年的醫生來說,還沒到病區查過房是怎樣的感受?焦急!這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趙鳳叢最真實的感受。
2月13日恰好輪到趙鳳叢進病區,第一次穿上防護服加隔離衣,她感覺身上又熱又重,加上雙層手套、口罩、帽子、護目鏡,整個人行動起來就像只笨拙的企鵝,但她依然順利完成首次進病區的任務,并將自己第一次進病區的經歷,寫成了日記。
趙鳳叢讓老公理了發
來武漢已經一周了,還沒輪到我進去查房,那件神秘又神圣的防護服還沒真正穿到身上,猶如戰士還沒摸到槍。
2月13日這一天,終于輪到我了,沒有害怕,只有緊張和興奮!
上戰場前,我做足了功課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打贏這場戰“疫”,我做足了功課。
上戰場,“身體素質”是保障。自從報名參加此次支援湖北醫療隊以來,即便室外很冷無法外出,我也想盡辦法堅持鍛煉。跑步,房間太小空間不夠;練瑜伽,效果太慢;最后,我選擇健美操。在大汗淋漓中,身體健康了,身材也苗條了。
上戰場,“短發出征”是榮耀。非常時期,理發店都關門了,眼看著就要出征,可頭發想扎起來又太短,不扎又太長,怎么辦?只能把這個任務交給剛從醫院值夜班回來的老公。為了剪得好看,我特意上網搜了一個理發小視頻,誰知他根本不看,也無視我聲聲“手下留情!手下留情!”拿起剃頭刀,沒幾分鐘就理完了。雖不盡如人意,但也湊合能出征。
趙鳳叢隨醫療隊出發
上戰場,“知識儲備”是關鍵。出征前,醫院反復組織防護知識培訓。到武漢,依然是防護知識培訓。每次新版本指南發布后,我就認真學習,看了一遍又一遍,最新版《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第五版)》已爛熟于心。此外,各種防控知識解讀、穿脫隔離衣的流程,雖然每個版本都不太一樣,但我依然會反復閱讀,反復體會,這些都是戰斗的武器,絕不能掉以輕心。
第一次進病區,我堅持了下來
2月13日,終于到我上戰場了,信心滿滿!雖無硝煙,但卻更具挑戰和危險,隨時會遭遇意想不到的險象。
我們所接手的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14病區。原本是康復科,為了定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醫院臨時進行了改造,變成傳染病病房,將原來普通病房劃分為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在戰斗前,想提前熟悉一下進出病區的通道設置和流程已然是不可能了,“戰場”什么情況只有發起“沖鋒”才知道。
趙鳳叢穿好防護服準備進病區
在前進的路上,我看到有人因為防護服穿得不規范,進入病區后被趕了出來,白白浪費了一套防護服;也看到有人剛進病區就不小心把防護服蹭破了;我還看到有人過度緊張未按程序脫防護服,導致集體短暫停工重新消毒;在這種高度緊張和高危的環境下,誰能保證自己不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誤和意外。
該我上了,一點不怕是不可能的!但是,作為一名感染科的醫務工作者,我必須要上。
防護服加隔離衣穿在身上又熱又重,加上雙層手套、口罩、帽子、護目鏡,整個人行動起來笨拙得像只企鵝。有些人不能耐受,出現胸悶、氣短、惡心等癥狀無法堅持到最后。好在,我堅持了下來。
脫隔離衣,我越急越脫不掉
護目鏡經過洗手液擦拭處理暫時沒有起霧。但時間長了,它逐漸開始起霧,最后變成水珠往下滑落。透過水珠滑落的線條視野反而變清楚了,可以繼續干活。
趙鳳叢的護目鏡上已經起霧看不清了
查完病房,我又推病人去做CT,一系列工作完成已經過去了4個小時,好在一切順利,我可以換班了,但里面的護士們還在忙碌著。比起我來,她們更辛苦,甚至有些人還穿著紙尿褲,要再堅持一兩個小時!
趙鳳叢推病人去做CT
走到出口,我先敲門。沒動靜,我再開門、進入、關門,按照七步洗手法做完手部消毒,脫鞋套,扔進垃圾桶。再次手消,此時聽到敲門聲,是隊友,看來他也忙完了,要換班了。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我答到:稍等,還沒好。
我繼續脫隔離衣,先解脖子后面的系帶,一只手沒解開,換成一雙,可還是沒解開,完了,被我拉成了死結。此時,心里開始有點小緊張。冷靜之后,我想起之前看過的培訓視頻,可以直接拉住衣領扯斷拉繩。果斷用上,慢慢脫去隔離衣,放入垃圾桶。此刻,隊友又在敲門,被這么一催,心里就更緊張了。但流程不能變,規范不能破,繼續手消,取下護目鏡,放入浸泡桶。再手消,脫防護服。
為患者做治療
隊友又在敲門,我心急如焚。按照步驟,我從后面卷下脫去防護服,垃圾桶是滿的,怎么辦?腳已經脫了第一層鞋套,不能亂踩。我轉身四處看看還有沒有垃圾桶,但是沒有。最后,我只好壓在已經裝滿的垃圾桶上面。隊友又開始敲門,匆匆忙忙做完了后面的步驟,進入清潔區,洗澡、換衣服??偹闶怯畜@無險,順利完成首次任務。
趙鳳叢與同組隊員合影
出來后,沒顧上休息,趕緊向15病區醫療組長茍安栓匯報了里面患者情況,書寫病程記錄,以便進一步調整治療方案。
在病區,看著沒日沒夜戰斗的醫護同行們,心中沒有悲壯,只有必勝的信念。我們堅信,風雨后,荊楚大地,終將潮平岸闊!
本文二維碼
相關閱讀
- 暫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