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綻放在心田的雪蓮花
顧曉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第一屆護理部主任(1979-1989年),曾任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理事,中華護理學會新疆分會理事長。創新疆護理界“三首”:1979年,任自治區人民醫院首位護理部主任;1990年,獲烏魯木齊地區首屆南丁格爾基金獎;1992年,晉升為新疆護理界第一個正高級職稱。
人們都說天山頂上的雪蓮花冰清玉潔、傲立挺拔、歷經風霜,仍不失它那純潔的本色,她就像這天山上的雪蓮花盛開不衰。顧曉華懷著一顆建設邊疆的赤誠之心,獻身新疆護理事業50余年,數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熱情和心血傾注于新疆的護理事業,培養了大批的護理人才,我們親切地稱她為“護理奶奶”。
1952年,年僅17歲的顧曉華畢業于上海同德高級助產學校,她聽從黨的召喚:“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千里迢迢來到邊城烏魯木齊,當時的自治區人民醫院無自來水、無暖氣、晝夜無電、病房又沒有推車,產婦挪動全由助產士一個個抱。護理人員緊缺,每天工作近12小時,加上飲食不習慣、氣候不適應,這個瘦弱的上海女孩幾次上夜班昏倒在地。
不少人勸她回上海,年輕的她卻堅定信心:邊疆需要有技術的護理人員,再苦再累也不能退縮。
1961年,顧曉華新婚不到一個月,就擔任醫療隊隊長,赴南疆拜城縣防病治病。南疆喀什地區流行傳染病時,她丟下幼小的孩子,又兩次帶隊奔赴農村,出色地完成了重任。
1987年第一天,腦外科收住一位腦血管畸形破裂昏迷的患者,當時科室人員緊缺,顧曉華已年過半百,仍親自帶領護理部工作人員赴腦外科代中夜班,做特護,連續7天不眠不休,直到患者清醒。家屬拉著她的手,無限感激地說:“有你們在,我就放心了?!?/p>
鄭婉云,自治區人民醫院第二屆護理部主任(1989-1997年),曾任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人民代表,第十屆黨代會代表,中華護理學會新疆分會副理事長,曾獲自治區衛生廳優秀護理管理干部,烏魯木齊市優秀護士獎。
一念執著,鄭婉云在護理崗位上無怨無悔36年;一往情深,她忘我地耕耘在生活的這片熱土,把自己的全部傾注在這片有愛的天地。護士們親切地稱她為“鄭媽媽”。
鄭婉云從事護理工作近36個年頭,在這漫長的護理生涯里,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辛苦與汗水。無論是當護士,還是做管理工作,她都能以身作則,要求別人做到的她自己先做到。
1978年的一天,鄭婉云照常和護士一起掃床,發現病人高熱,還有一股特別臭的味道,測血壓偏低,她立即懷疑是中毒性菌痢,建議醫生做大便檢查,醫生同意,可此時患者又無大便,她馬上戴上手套,手指伸進肛門取出少許,做了大便細菌培養……
就是這樣平凡的小事,她都以身作則,親力親為。鄭老師不僅是護理事業的追求者,更是有膽識的探索者,在護理工作中,敢抓敢管,不怕碰釘子,不怕得罪人,護理質量、服務態度、陪護探視樣樣都管。
為提高護士的“三基”水平,護理部建立了嚴格的考試考核制度,鄭婉云天天陪著護士姐妹加班加點練操作,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三遍,直到達標為止。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嚴格訓練,在當年的等級醫院評審中,自治區人民醫院護理部的三級考核率達97.5%,得分名列自治區榜首。
梁艷,自治區人民醫院第三屆護理部主任(1997-2008年),曾任新疆護理學會第十屆理事長,《新疆醫學》責任編輯,新疆醫科大學研究生導師,石河子大學護士學??妥淌?,現任新疆護理學會名譽理事長。
護理事業是愛的事業,梁艷積極努力、踏實肯干、克己奉公,將對護理事業的熱愛真真切切地落實在了行動中。
梁艷在護理崗位上辛苦耕耘30余年,退休后仍擔任新疆護理學會理事長職務,承擔《新疆醫學》論文編輯、課題組稿工作。她走基層、跑地州、下農村,在全疆各地舉辦護理相關學習班近百期,培訓學員近萬余次;壯大護理學會會員力量,擴大影響力、搭建護理學科平臺,促進各地交流,為新疆護理事業不遺余力地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在同事和患者的眼中,梁艷對工作的熱忱早已達到了如癡如醉的程度。身為護理部主任,她經常利用早晨、中午、晚間的休息時間,親自下病房觀察危重病人,病人的一聲呻吟都會引起她的高度警覺。
那年,醫院迎接三甲復審,都說三甲復審神似高考,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梁艷帶頭犧牲休息時間,帶領護理部工作人員每天利用午休、下班后,到所有病區巡視一圈,了解科里情況,為護士們答疑解惑。在她的協調、督導下,制度理順了,疑惑解決了,就是用這樣的堅持、這樣的執著,她帶領全院護理人員順利通過三甲復審。
本文二維碼
相關閱讀
- 暫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