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血管外科成立于1989年,2007年又成立了血管外科研究室。它是一個集血管外科、肝膽外科專業為一體的特色性科室。病房設有70張固定床位,血管外科研究室包括有基礎實驗室、周圍血管檢查室、血管外科彩超室、周圍血管驅動治療室。全科現有35名醫護人員,醫生18名,其中主任醫師4名(碩士生導師2名)、副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技師1名、主治醫師7名、住院醫師1人,共有碩士研究生6名;護士17人,其中副主任護理師1人、護理師3人、護士13人。
一、血管外科專業:血管技術水平與國內同步,為新疆領先水平。
(1)下肢靜脈造影達4000多例;
(2)在疆內率先將激光閉合術應用于靜脈曲張微創治療2000余例,并已成功在基層33家醫院推廣應用;
(3)獨立開展腹主動脈瘤手術,其中破裂行急診手術搶救成功8例;
(4)率先在疆內開展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腔內隔絕術,使DeBakeyⅢ型夾層動脈瘤外科治療死亡率由31.4%降低至5%,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5)開展了動靜脈內瘺手術;
(6)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近期開展了腔內支架術;
(7)率先在疆內開展了自體干細胞移植術17例,并輔助其他醫院開展了此項新技術;
(8)開展下肢動脈閉塞、缺血性疾病治療:包括球囊擴張術、支架植入術、消融術、交感神經節切除術;
(9)開展下肢術中淋巴造影;
(10)擁有最新多功能血管無創檢查儀和周圍血管循環驅動治療儀,并率先在疆內開展周圍血管疾病診斷。
二、肝膽外科專業:肝癌、肝巨大血管瘤治療處于新疆領先水平。
(1)開展包括左右半肝、左右三葉、肝尾狀葉腫瘤的切除等高難度手術;
(2)開展了肝癌射頻消融術治療;
(3)成功治療肝門部膽管癌侵犯肝動脈、門靜脈(置換血管),國內未見報道;
(4)開展胰頭及壺腹周圍腫瘤切除術,其中聯合血管重建胰十二直腸切除術治療胰頭癌22例,提高了使胰腺癌病人切除率和生存率;
(5)開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晚期腫瘤;
(6)開展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斷流分流術,并與其他醫院建立了協作關系;
(7)開展肝包蟲全囊摘除術;
(8)開展了肝臟移植術。
三、科研成果: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烏魯木齊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新疆醫學科技三等獎1項。10項新技術分別于1999年—2007年連續9年獲院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1)《DeBakeyⅢ型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外科治療》2006年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
(2)《血管切除重建技術在胰十二指腸切除等的應用》2004年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3)《包蟲病人血清抗體陰性反應機制的研究與臨床應用》2003年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4)《下肢深靜脈倒流性疾病的臨床研究》1999年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5)《下肢靜脈疾病診療技術臨床應用與推廣》2005年獲新疆醫學科技三等獎
(6)《下肢靜脈疾病診療技術臨床應用與推廣》2004年獲烏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四、繼續教育培訓:自2000年至今,科室主持召開了16次全疆及西北地區血管外科專業及普外科學術會議,從2004年-2007年,血管外科先后在烏魯木齊、博樂、伊犁、庫爾勒、阿克蘇、喀什、和田、哈密、阿勒泰、克州、塔城等11個地州分別舉辦了11期“血管外科疾病診治學習班”,在國內外發表論文90余篇,出版專著2本。
我科在完成大量臨床診治工作的同時,積極、認真開展臨床教學工作,目前,普外二科(血管外科、肝膽外科)已成為新疆地區各級醫院醫生、護士實習和進修培訓的基地。面對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現代科學技術,科室制訂了一整套結合實際、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區人民醫院普外二科將不斷進取,向著國內先進水平邁進!
科室帶頭人戈小虎教授,現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副院長、普外二科和血管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導;中華醫學會新疆外科學會常委兼秘書、烏魯木齊市醫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臨床醫學工程學會血管外科與組織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消化外科雜志》編委、《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編委、《新疆醫學雜志》編委、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和新疆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
聯系電話:8563278
本文二維碼